美丽出众,曾亮相央视,她历经两次肺移植,终年38岁离世,最终决定捐献遗体!

 

在南京,七月的中旬,一个名叫吴玥的名字突然间成为了众人口中热议的话题。

图片[1]-美丽出众,曾亮相央视,她历经两次肺移植,终年38岁离世,最终决定捐献遗体!-恩菲资源分享网

在38岁这个本应充满活力的年纪,她的名字却与“离世”二字相连。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官方账号以简洁的“吴玥走了”一句带过,起初并未引起太多关注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细节逐渐浮现,人们这才意识到,这个看似陌生的名字背后,隐藏着一段令人心酸的人生故事。

 

难以置信的是,这位少女竟曾两次濒临生死边缘,却依然紧紧握住了他人的生命之棒。

十二年前,吴玥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女子。她在一间广告公司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,与朋友们计划着开一家香气四溢的小店,她的朋友圈里满是她眯眼微笑的照片,宛如永不枯萎的向日葵。然而,在2013年五月的一个凌晨,一场高达40度的高烧如同炽热的烙铁,无情地撕裂了她的生活。

 

踏入ICU病房,医生宣布的病症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惊——淋巴管肌瘤(LAM),其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,而她不幸已处于中晚期。“不管付出什么代价,我都要治好它!”吴玥在泪水宣泄完毕后,紧握父母双手,语气坚定地这么说,指甲几乎嵌入肉中。她的肺功能如同沙漏中的沙粒,正以惊人的速度流逝,医生指出,唯一的办法是进行肺移植。

 

在那年的八月,她迎来了一个未知的希望。一位在放牛时不幸去世的小男孩,通过捐献自己的肺脏,为她带来了生命的第二次机会。在踏入手术室的那一刻,她向护士眨了眨眼,轻声说道:“等我回来,记得给我带一杯少糖奶茶。”自那以后,每年的8月31日,她都会给那位未曾见面的“放牛小弟”写一封信。

 

命运似乎总爱开些玩笑。仅仅五年后,她再次遭遇病情复发的打击,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移植手术。面对医生,她拍了拍医生的胳膊,笑着说道:“您尽管给我做手术,我身体很健康。”2018年的深秋,一位30岁青年的肺脏,再次为她提供了生命的希望,她亲切地称他为“三十同学”。

 

术后,排异反应如同缓慢的割肉之痛,手臂上布满了密集的针孔。她在日记中记录道:“今天呕吐了三次。”然而,下一行却画了一个歪斜的笑脸:“窗台上的向日葵绽放了,真美。”她并未将自己束缚在病房之中。2017年,她悄无声息地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,成为了一名特约编辑,并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经历,为那些身处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一丝光明。

 

她访问了南京的彩虹中心,那里聚集了与她一样勇敢对抗疾病的孩子,并将自己就医后剩余的零钱赠予他们。在公益演讲台上,她激励道:“患病并非生命的终点,而是激励我们调整步伐继续前行。”她倡导了“移植胡杨林”计划,强调“为肺部寻找新家,同时也要保护好地球的肺部”,因此被众人视为“网络正能量推动者”。

 

在2019年,央视的舞台向她伸出了友好的手。《越战越勇》节目邀请她献唱,这对接受过肺移植手术的她而言,无疑是对自身极限的一次挑战。然而,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:“我要代表‘放牛小弟’和‘三十同学’,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!”到了2020年,她身着洁白的裙子,以跑调的嗓音演绎了《爱就一个字》,台下的观众掌声与抽泣声交织在一起。

 

去年,一部以她为灵感来源的话剧在南京成功上演。尽管她刚刚完成了化疗,脸色苍白得如同白纸,但在发布会上,她的笑容却比舞台上的聚光灯还要灿烂:“瞧,我的五片肺叶,这不正象征着生命的传递吗?”没有人能够预料到,那竟是她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。

 

7月10日,吴玥不幸离世。她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南京大学医学院,以期对LAM研究作出最后贡献;同时,她的角膜被送往无锡第二人民医院,希望借此见证未来的日升月落。这位与病魔抗争了十二年之久的年轻女性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,仍心系助人。

 

众人方才领悟,为何这个名字能瞬间触动众多人的情感。她以38年的生命历程,将“活着”这两个字,描绘成最感人的篇章——并非所有生命都必须波澜壮阔,只要能带着勇气与善意真诚地经历人生,便已是一种非凡的绽放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