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节目备受关注,“皖”地风光广受赞誉,赢得各地观众热烈好评。

 

 

合肥7月15日央广网报道:7月7日至11日期间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制作的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第一季,已在央视科教频道(CCTV-10)首播。该纪录片以新颖的“听觉”体验,展现了北纬30°地带众多地区的自然奇观和人文遗产。

图片[1]-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节目备受关注,“皖”地风光广受赞誉,赢得各地观众热烈好评。-恩菲资源分享网

泾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股神秘的水流,它们共同演绎了“纸寿千年”的神话故事(摘自纪录片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第二集《人水相依》截图画面)。

在安徽,这一文化特色在三个县区得到了集中展示:《人水相依》节目揭示了泾县“纸寿千年”的历史文化遗产,以及旌德村落中“井水不犯河水”的古老智慧;《茶之故乡》则通过非遗传承人陈全荣的叙述,讲述了千年贡茶瑞草魁的演变历程,展现了郎溪茶人复兴传统名茶、传承精湛制茶技艺的决心。这部纪录片一经播出,便让宣城这座皖南小城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。

一位安徽网友在相关内容的转发下留言:“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的画面美极了,欢迎朋友们来我的家乡游览观光!”

图片[2]-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节目备受关注,“皖”地风光广受赞誉,赢得各地观众热烈好评。-恩菲资源分享网

郎溪的山水孕育了众多品质上乘的茶叶,这一景象在纪录片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第四集《茶之故乡》中得以展现(图源:纪录片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第四集《茶之故乡》截图画面)。

被誉为“中国绿茶之乡”的郎溪县,其茶叶品种丰富,茶文化历史悠久。节目《茶之故乡》向观众揭开了曾作为“贡茶”的瑞草魁的神秘面纱,让观众得以沉浸式体验瑞草魁在原生态生长环境中的景象,仿佛能透过屏幕嗅到绿茶的清新香气。

瑞草魁生长在一片被称为“烂石堆”的土地上,这里也是唐代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记载的优质茶树种植地,更是茶农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。保护这片原始的山林,让土地自由呼吸,形成了“路越荒,茶越香”的独特种植理念。保护这片野生茶园,不仅守护了当地茶农的生计,也保留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。

郎溪县茶产业协会会长、郎溪庆林生态董事长胡庆林在观看了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第一季后表示,瑞草魁茶叶能在央视亮相,极大地鼓舞了全县的茶农。“只有坚守传统,才能创新时代新意。近年来,我们不断努力,改进品种、提升品质,结合现代饮品创新,远赴各地参展推广,正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叶子背后的文化故事。而这个节目无疑为我们增添了坚定的信心。”

图片[3]-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节目备受关注,“皖”地风光广受赞誉,赢得各地观众热烈好评。-恩菲资源分享网

旌德县朱旺村,被誉为“井水不犯河水”这一成语的诞生地(资料来源: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第二集《人水相依》截图)。当地网民在评论区以质朴的文字,热情地推荐他们的家乡:“棒棒的家乡!”“我的家乡,旌德县的大美朱旺村,河井共融”“九井十三桥,‘井水不犯河水’的故事就源于此。”

朱旺村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著称,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,是朱熹后裔繁衍生息的地方。在《人水相依》一集中,生动地描绘了河水与井水共同构成了朱旺村千年不息的“生命线”,以及水系与古村的和谐共生。

旌德县朱旺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陶雅萍表示,随着节目的播出,村民们对朱旺景区的展示感到自豪,纷纷为之点赞。现在,很多游客正是慕名而来。她认为,这档节目不仅是朱旺村形象的展示窗口,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催化剂。节目让更多人看到了朱旺村的价值,也激发了全村人对未来发展的期待。

 

以下是对原文内容的文本分析和改写:

原文分析:

– 文章提到了宣城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对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节目的评价。

– 该节目以经纬度为线索,展示了宣城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
– 表达了节目能够展现宣城这座古城的时代活力。

– 提到了节目的播出时间和平台,包括央广网和腾讯新闻等新媒体。

– 简述了节目内容,即展示北纬30°线上的中国宝藏,并讲述江淮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故事。

改写后的文本:

宣城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表示,《沿着纬度听中国》节目通过经纬度轴线生动展示了宣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,使观众深刻体会到北纬30°线上这座千年古城所展现出的现代活力。

自7月14日起,该节目将在央广网、腾讯新闻等新媒体平台上播放,持续向观众揭示北纬30°线上的中国珍贵文化,并通过讲述江淮大地上的自然与人类共融的感人故事,扩大其影响力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